陆川:在未来碳达峰、碳中和路上,我国企业会有更大舞台
2月3日,浙江正泰新能源有限公司总裁陆川,在光伏行业2020年发展回顾与2021年形势展望研讨会上做了主题演讲,对“光伏+融合发展模式趋势”进行了分析。
“近期新能源行业是一个火热的行业。”陆川率先讲到。
陆川介绍,现今球超过42国家已经做出了零碳承诺,并且会有更多的国家持续放出其2050环境目标。这些为光伏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基础。
并且,很多传统能源企业纷纷进入到新能源行业中。日本、澳洲等一些传统能源公司包括矿产公司也纷纷加入到提前实现零碳目标的行动中来。陆川表示,相信在未来若干年碳达峰、碳中和的道路上,我国企业会有更大的舞台。
陆川以RE100成员所需的清洁电力阐述光伏发电的利好条件。其介绍,2030年RE100成员约需要额外购买224TWh清洁电力,以实现100%使用清洁电力的目标。在经济效益上,此点非常利好光伏行业的发展。
陆川认为,无论是从市场空间,还是经济性上,光伏都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因此,如何避免光伏的短板和缺陷,对光伏在未来新能源的发展中占据更重要的主导地位显得尤为重要。
对于光伏的缺陷,陆川指出,目前光伏的主要形式还是地面电站,其较为依赖大面积土地。我国西部土地辽阔,但是主要用电负荷却集中在中东部或中部地区,远距离输送电源,损耗和成本较高。并且,光伏发电“靠天吃饭”,峰谷比较确定,光伏生产与实际需求存在着时点上的错配,进而导致光伏实际发电成本低但是使用成本并不低的局面出现。
然而上述两种缺陷,几乎全球普遍存在。这也是未来继续发展壮大光伏产业所要面对的问题。
基于此,陆川结合实践,希望通过“光伏+”的形式增加其他资源的利用,从而使光伏一方面能够更加匹配用电要求,另一方面更加节约土地资源。
陆川从三方面分享自身经验。第一方面为大力发展共享社会资源模式的光伏业态,包括光伏与建筑结合、农牧结合的方式;第二方面为一、二次能源技术的融合,包括光储的结合、风光的互补,以及风光储氢等综合能源的利用;第三方面是希望能够进行的一些跨界的应用。
关于共享资源型的光伏,陆川主要介绍了分布式光伏、光伏+农林牧、光伏+海渔三方面内容。
对于分布式光伏,陆川表示看到了分布式电站存在的困境,但是相信未来工商业分布式发展的前景。其指出,分布式光伏比较具象的问题包括电费纠纷、拆迁的风险、有屋顶但无用电负荷匹配的困难。对于此,陆川建议采取三方面的措施:电网电费托收或建设相关信用体系;出台统一的光伏电站产权证,明确光伏电站拆迁补偿标准;鼓励和支持分布式发电市场化交易。
对于农光、沙光、牧光等方式,陆川认为目前我国已经走到了全球的前面。对于其中存在的问题,陆川指出:农业方面建设初期,大多企业率先进行资金投入,相关政府部门对固定资产返还有一定的时效性,承诺兑现相对差。因此,期待可以推动自上而下关于农光互补中农业设施正常的补偿机制。
对于光伏+海渔,陆川指出,海洋按照平面确权方式,但光伏是透水构筑物,海面以上产生经济效益,对海面以下的渔业等并未产生实质影响。因此,希望在“十四五”期间推动政策和立法方面的落地,能够允许海洋采用立体确权方式。如此,在同一海域产生两次土地租赁经济效益,同时两个业态互不影响,反而大大增加对资源的利用,提升了对同样国土面积产生国家税收的支持。
在 “技术融合的光伏”板块,陆川着重介绍了容配比、光伏+储能、光伏+储能+微网、光伏+风电、光伏+制氢几个内容。
在容配比方面,陆川讲到,2020年10月底发布《光伏发电系统效能标准》,完全放开光伏电站容配比,该容配比也是配合平价时代的容配比。陆川认为,原来的容配较为刚性僵化,现今容配比应该尽量放开,让企业通过市场技术手段提升实际发电效率。容配比如果没有严重的限电问题,能够有效提升电站收益。
对于光伏+储能,陆川指出现今储能主要为电化学储能方式。在电化学储能方面,真正节约成本的方式是电网侧的储能,但是现今国家并没有相关的政策支持电网侧储能的摊销,进而导致很多储能的成本变成用户侧和电源侧的成本。因此,陆川希望进一步推动此政策的落地实施。适当拉大峰谷价差,对目前削峰填谷形态下的储能提供产业上的引导和支撑。国家应该讨论如果在网侧建立储能,如何全社会分摊网侧储能成本。
对于微电网,陆川介绍,国内微电网的应用场景相对较少,微电网独立电网主要应用在国外。正泰曾参与国外村级微电网的建设。陆川认为村级微电网从短期看能够解决村内供电问题,长期的好处则是其与大电网相匹配,大电网可以借助微电网实现配网末端的配电安排。此项目对中国企业将来走出去可以有更好的借鉴。
光伏+风电,陆川认为两者现今基本可以形成相应的互补。两者再结合一定的储能,对于整个电能质量的提升,平滑输出具有好处。现在新基地的开发,基本是对风、光综合考虑,有利于对土地资源的使用。利用风电的空地做光伏,在电能质量和资源利用方面都会有较大的提升。希望国家明确支持风光互补的安排。
对于光伏+制氢,陆川认为现今主要是尝试,其主要问题是氢制成如何使用的问题。未来随着氢能源技术的成熟和低成本,氢能可能有更多的应用。短期内建议国家顶层规划设计,特别是基础设施包括氢站审批和成本支持,否则氢能产生之后,利用问题将限制光伏制氢的有效性。
同时,陆川对户用光伏的智能化应用、光伏+信号基站的互补应用、光伏+交通实现绿电出行等跨界创新的光伏应用模式进行了解析,综合阐述了跨界创新的光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