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件价格下行压力较大 2.50元时代或许将要来临
2017年上半年业内关于“光伏组件价格何时进入2.50元时代”的疑问一时沸沸扬扬,后来“630抢装潮”来了,这种疑问一时失去了市场。但如今,或许它卷土重来,并正在成为一种现实。
近日来自业内的多则信息称,国内市场一些项目的光伏组件实际成交价格,已跌破2.50元这一心理大关。而进一步的消息则显示,目前似乎只有领跑者项目的价格还较为坚挺,而其他项目,多晶组件成交价多数已下降至2.40元/瓦甚至更低,单晶组件则在2.50元/瓦上下浮动。其中个别产商的多晶组件报价甚至低至2.37元/瓦。
据消息人士分析,目前组件价格的整体趋势的确在下行,多数企业也都在调价出货。但另一方面,因为市场趋势不够明朗,一些大厂也处于观望状态,或在一定程度上“扛”着价格的继续下降。
但与此同时,与组件价格下行趋势相反的是,来自于业内的信息同时也显示,除还在积极扩张产能外,多数大厂的现有产线也几乎都处于满产状态。一面是市况清淡、利润微薄,另一面却是积极扩产、产能足开。这一现象很令人费解。
这是什么原因呢?目前的市况越来越清淡,现阶段国内市场实际上也没什么好做的,利润差,付款也差。然而在价格下行过程当中,行业集中度却越来越高,由于有品质和技术的保证,也有足够的产能支撑,还有完善的供应链和售后服务体系,越来越多的客户变得倾向于与大厂合作,因此行业整体困难就更多地压到了二三线小厂上了。一种业内观点如此判断。
而在另一种视角下,总览整个光伏产业,产业链就是两头挤中间。上游多晶硅料的利润接近100%,还随着市场需求似乎价格还在上涨,下游电站建设也能挣钱,但产业链中间的环节,单晶硅利润在盈亏平衡点附近徘徊,组件则已是微利。当前,多家硅料企业目前多晶硅料供应似乎正再现2008年前后那“一粒难求”的景象。数家硅料企业表示,目前产能任务已满,五月份无法再接新订单。这种市场紧俏的局面与组件市场的寒风料峭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也不知这风是会停还是肆虐到四方。
种种迹象表明,市场需求的进一步收紧,已是大势所趋。本周国家能源局召开的新闻发布会,表示今年将严控光伏发展规模,得到央视1套和4套当晚的播送。一位业内人士分析,一旦增量市场快速萎缩,整个产业链都将面临价格下行压力,产业链中间环节的多数组件企业,要等得到产业链的再次平衡,或是不能等到,现在还是疑问。
这个行业最后留下来的,可能也就一两家龙头企业和三五家二线厂商。在行业整合的过程中,如何打造自身核心竞争力,是每个企业家都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原文来源:太阳能发电网